初秋,置身內蒙古巴彥淖爾河套灌區,綠油油的玉米、黃澄澄的葵花、紅彤彤的番茄……各種農田交織在一起,猶如鑲嵌在黃河北岸的錦繡花邊。“鹽鹼地能變高產田,真是沒想到啊!”五原縣新公中永聯村村民王二軍說。
  “鹽鹼土地實現改良,主要得益於中低產田改造項目。”五原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張進給出了答案。巴彥淖爾市自實施河套灌區50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以來,改造中低產田350萬畝,增加糧食生產能力20億斤以上。
  壓鹽克鹼,可種糧耕地由30%升至90%
  素有“塞外糧倉”之稱的河套灌區是我國三個特大型灌區之一,也是農業部確定的國家優質小麥和優勢玉米主產區。然而,由於水利設施老化,大水漫澆漫灌,有灌無排或排水不暢,河套灌區內土壤鹽鹼化嚴重。河套灌區現有的787萬畝農田中,中低產田竟然占了65%。五原縣新公中鎮聯勝村老支書董志勇介紹,過去好年景每畝也就打三四百斤小麥。
  為提升這一地區的糧食和其他作物高產、穩產能力,國家於2008年立項開始實施河套灌區中低產田改造項目,計劃投資45億元,在10年內完成50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。
  巴彥淖爾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邢國良介紹,由於排水不暢,引起河套灌區地下水位的上升。地下水通過蒸發自土壤表層散失,鹽分則留在土壤中。“只有加快實施排水改造工程,才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,加快排鹽治鹼,改良中低產田。”
  在五原縣新公中鎮永豐光明村項目區,記者看到一個由八九個人組成的施工隊正在進行渠道襯砌。施工人員宋祖國告訴記者,渠道開挖整形後,先在最底部鋪一層防滲水、防鹽漬用的塑料布,“過去,渠道滲漏量占到引水量的一半, 是引起地下水位升高的重要原因,搞好渠道防滲就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。”
  截至目前,灌區已開挖渠道26691公里,襯砌渠道3143.5公里,有效改變了灌排不暢的舊況,土壤含鹽量由之前的0.3%—0.7%降低到0.2%以下。邢國良說,改造前,項目區只有30%的耕地可以種植糧食,其他只能種耐鹽鹼的葵花,畝產量不足300斤,改造後90%的耕地可以種植小麥、玉米等糧食作物。
  大破大立,項目區新增35萬畝耕地
  “我種的40來畝地,以前東一片西一塊的,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後,地調到了一起,成了大塊地,種起來方便多了!”正在地里忙碌的五原縣和勝鄉宏偉村村民王二高興地說。
  五原縣現有耕地230萬畝,由於地處河套地區最低窪之處,立地條件差,渠低地高、易灌難排。“若再像過去那樣修修補補,難以徹底解決問題。所以,我們結合河套地區農田實際,提出大破大立的土地治理新思路,把村與村、鄉與鄉之間的耕地全部‘打破’,推倒重來,放在一個盤子里統一規劃、統一實施,再統一分配,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排水不暢造成的‘水臌症’等問題。”五原縣政府副縣長樊俊梅說。
  通過實行大破大立,項目區土地由分散小塊向集中連片轉變,為機械化生產、規模化種植、企業經營創造了條件。新公中鎮創業村的王三福算了一筆賬:全組288口人,原有耕地不到1500畝,整治後達到1800畝,人均可多分1畝地,人均年增收800到1000元。原來地塊零碎,一家二三十畝耕地分成十幾片,整治後集中成3片,方便了種地、澆水,耕作成本也下降了,同時規模化經營,畝效益提高300到500元。
  邢國良介紹,通過對渠、溝、路裁彎取直,清理田間積土,整個項目區增加了10%左右的耕地面積,即累計新增約35萬畝耕地。
  “到2017年項目全部完成後,河套灌區每年可新增糧食生產能力30億斤,接近改造前38億斤的生產規模,相當於再造一個‘塞外糧倉’。”內蒙古財政廳副巡視員、自治區農發辦主任叢建華說。  (原標題:20億斤糧食 新增產能何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h52ohyj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